2007年6月28日星期四

为什么?到底为什么?到底为什么叫Windows?!

朋友都知道我是Apple的用户,同时对Microsoft、Windows和Bill Gates都不是非常喜欢……我自己好像没有研究过原因,今天就做一个自我催眠,找到真实所在……

我试图找出不喜欢微软的原因和起点,但是几经努力,还是没有收获,唯一在脑中仍有记忆的是1997年PCWEEK上刊载的一篇文章,文章上好像是介绍了IT富翁们的财富。上面好像有Bill Gates(比尔·盖茨,Chairman of Microsoft)、Larry Ellison(拉瑞·埃里森(1) ,Co-founder and CEO of Oracle) 和其他几个我已经忘记了,但是很确定Bill Gates和Larry Ellison的比较除了财富本身以外,focus把钱如何使用上面。记得好像是Larry Ellison有藏书、游艇、名车、球队、商务飞机,最夸张的是还有战斗机;而Bill Gates好像除了商务飞机以外,就没有什么了……问题的关键不是他有什么,或者没有什么本身,而是感觉上Bill Gates除了钱以外没有什么了……甚至那篇报道好像专门提到美国富豪们的球队,因为那是他们文化的标志……

当然有人讲Bill Gates做了很多的慈善事业,包括大量的捐款。但是我觉得如果一个企业真的愿意为社会做贡献,应该在自己专攻的行业中做出有意义产品为社会服务。不说什么Open Resource (开源软件),总感觉那个也不是最终的解决之道,但是至少可以推出简单、低耗的产品帮助一些贫穷的用户节省获取信息的成本呢?Nicholas Negroponte(尼古拉斯·尼葛洛庞蒂教授,Founder and Chairman of the One Laptop per Child non-profit association)在提出One Laptop Per Child(“每个儿童拥有笔记本”计划由Nicholas Negroponte在2005年1月于Switzerland Davos 瑞士达沃斯召开的Wolrd Economic Forum 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(2)上提出的) 的时候,Bill Gates在做什么呢?Bill Gates说:“若你想让使用者共享一部电脑,可用宽带、并可有人适时协助用户,至少也找一台像样的电脑,不用眯着眼睛也读得到屏幕文字,更不用一边打字还要一边转手把发电……”(Source: CNET News.com 2006年3月16日国际报道)。不敢说为富不仁吧,至少感觉不到他的善意……希望不是真如传言,Bill Gates捐款只是为了帮助Microsoft垄断购买“通牒官文”……

David Bradley(大卫·布拉德里,1980年9月加盟IBM微型计算机项目,1981年8月12日,IBM宣布推出第一台PC,成为一种行业标准)在IBM PC上写出Ctrl-Alt-Delete的相关代码,他的一句玩笑也被业界奉为经典之语:“I invented it, Bill made it famous(我创造了它,比尔·盖茨则让它声名远扬)。”什么意思?这还不清楚?伟大David Bradley(又一个David呦~)说得很清除了,那就是微软的产品特性呀!我经常告诉我的朋友“你们到底知道为什么 Windows要叫Windows吗?其实Bill Gates是很聪明的家伙,他知道这样的名字最贴切。因为那样的操作系统让你有把电脑从Windows扔出去的冲动……而且这样的产品已经延续到你的移动电话,Windows Mobile绝对是一个体贴的产品。之所以这么说,是因为Bill Gates体谅用户把电脑扔到窗外的难度要比电话大……”说实话,我觉得我是可以体谅Microsoft每次都急于把自己的产品尽早推向市场的那种心情,尽早上市,对自己的竞争对手产生足够的压力,挤压对手的生存空间,尤其自己的宿敌每次都能够推出具有革命性的产品……但是,能不能拜托至少拿稳定点的系统给我们用户呀?很明显Windows经常仓促上阵,导致上市初期总是狼狈不堪,几乎每次至少要经过若干次的升级才能稳定一点。其实我总是在安慰我的朋友们:新软件嘛,总是这样的,但是每次的新操作系统都对硬件有非常高的要求,甚至都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就对用户产生过高的压力了……其实我也能够理解作为一个软件公司,携手一家硬件公司,每次新产品都对新硬件有一次促进,新硬件又能够很好的搭载自己的软件,可以说的上是相得益彰,但是我在2002年买的Apple PowerBook G4到现在依然可以很好的运行Apple最新的操作系统Mac OS X 10.4.10,无论从速度还是应用,都完全没有跟不上时代的感觉,相信Mac OS X 10.5也不会对我的PBG4产生很大压力。但是,我的Lenovo ThinkPad T43在Windows Vista面前已经彻底怂了,即便是Word、Excel,也是启动基本靠等了,更何况PowerPoint……改一个PowerPoint,换页有时候都吃力。相信我不是硬件问题,我的PBG4是1.3GHz/1.25GB,T43是2GHz/2GB,想来想去也是操作系统的自身压力问题。

在2007年5月30日由华尔街日报组织的D5(3)上,Walt Mossberg(Co-Executive Editor of The Wall Street Journal)请来Bill Gates和Steve Paul Jobs(史蒂夫·保罗·乔布斯,CEO of Apple Computer and of Pixar Animation Studios)。看了一些报道,感觉上Bill Gates好像昨天没有休息好一样,回答问题磕磕巴巴并且用词极为拗口……Steve Jobs显得很机灵,Bill Gates显得过于老实木纳。当主持人问,关于你们俩之间的关系,人们最大误解是什么呢?Steve Jobs 面无表情地说,我们把我们之间的结合,秘密保持了10年之久,你们谁都还不知道吧。Bill Gates都呆住了,不知道如何反应……

(1) 关于Larry Ellison 拉瑞·埃里森俄
罗斯移民的美国犹太人后裔,1944年出生于纽约曼哈顿,曾经历过3次婚姻
读过三所大学:伊利诺斯大学、芝加哥大学、西北大学,后辍学
身上穿的是无可挑剔、价格高昂的意大利名牌定制西服,还因此上了《花花公子》杂志
1998年指挥他的游艇“Sayonara”号在澳大利亚悉尼到霍巴特的帆船赛中夺冠
拥有一架拆除武器的意大利产“马尔切蒂S.211”型战斗机
拥有一架价值3800万美元的“湾流V”型喷气机
想花2000万美元购买一架俄罗斯米格战斗机,令美国海关手足无措
开着一架意大利产战斗机在太平洋上空和别人进行模拟空战
有一支豪华昂贵的车队,车型有劳斯莱斯、本特利和奔驰等等
在日本订造了一所价值4000万美元的豪宅
在旧金山南部另有一个占地23英亩的庄园
因冒险玩命多次住进医院:
上大学踢球时弄断过鼻梁骨
在夏威夷冲浪时扭伤过颈骨
还有一次因骑车摔断过肘骨

(2) 关于Wolrd Economic Forum 世界经济论坛
为满足世界经济论坛的成员和参加者各种具体的要求,世界经济论坛基金会召集有关人士并组织了各种活动,如:成立一个专门的组委会,并举办一系列全球性、区域性和地方性的活动,以便促进合作、改进全球经济现状。
世界经济论坛的成员结构
A. 世界经济论坛基金会的成员:目前位居全球前1000名之列、引领世界经济潮流的跨国公司。
B. 全球成长性公司(Global Growth Company, 缩写GGC)的成员属于一个单独的成员组,他们包括世界上最重要的一些创新企业。之所以成立GGC这个组织,是因为目前中小型创新企业在世界工业领域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,而且他们往往采用跨国经营的模式。
C. 世界经济论坛的其他参与者(这些参与者分属不同的成员组,这些小组把分散的力量聚集了起来,以便在其特定的领域内进行全球性的合作。每个小组都是独立的,而且成员名额有限,因此各自都具有其鲜明特点)
a. 各行业领袖组:分别由世界主要工业领域内最知名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组成
b. 未来全球领袖组:约有600名成员,年龄在45岁以下,他们是新一代全球性的决策者
c. 媒体领袖组:包括全球传媒领域内最有影响的人,他们的参与将保证本次活动的可靠性和公正性,并为所有的参与者增光添彩
d. 论坛嘉宾组:包括在政治、经济、科学、社会、科技等领域内的知名人士
e. 政界人士组:包括各国政府领导人以及主要国际组织的领袖人物
f. 文艺精英组:包括100名左右来自文艺领域的知名人士
g. 未来全球领袖组正努力网罗全球不同背景的年轻杰出人士,建立并发展一个全球性人才网络,以增进他们之间的互相支持,并促进他们就迎接全球性挑战等问题展开对话

(3) 关于D5
D: All Things Digital,是The Wall Street Journal(《华尔街日报》)从2003年开始,每年一次召开,而2007年作为D: All Things Digital第5届,被程为D5。D: All Things Digital每年都邀请数字革新的领导者们、最新科技的倡议者们、媒体数字化的推动者们一起探讨什么是真正的数字化的潮流。其中,今年D5上最惹人注目的就是5月30日的D executive conference,是邀请了Steve Jobs和Bill Gates,这是时隔20年后,两位IT英雄再一次同台接受采访,采访是由Kara Swisher(Co-Executive Editor of The Wall Street Journal)和Walt Mossberg(Co-Executive Editor of The Wall Street Journal)主持的。

没有评论: